眼瞅著臥床4年的88歲老母親只剩下門牙咀嚼食物,市民徐杰和他的兄弟姐妹沒少跟其商量鑲牙的事兒,但一想到要多個人伺候著上樓下樓,進了醫(yī)院還得排隊,而且不確定跑上幾次才能做完,鑲牙的事兒只能作罷。
幸好,《濟南日報》能幫他們圓夢。
徐杰在報紙上看到《濟南日報》開展征集夢想活動后,拿起手機撥打了黨報熱線號碼。徐杰告訴記者,老母親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還算硬朗,上一次去醫(yī)院還是一年半之前的事。老人雖然住在二樓,但由于是老樓房,沒有電梯,自打摔斷腿之后,平時連樓都不下。
給老母親鑲牙這個夢想,如果能通過《濟南日報》牽線,口腔醫(yī)生能上門服務(wù)最好,而諸如拍CT之類不得不去醫(yī)院的情況,該去還得去。
徐杰沒意料到,驚喜來得這么快。
從記者口中了解到徐杰渴望多年的這一夢想,濟南雅寶特口腔負責人崔連保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下來,“只要和市民商量好時間,我們就會第一時間派最優(yōu)秀的口腔醫(yī)生上門為老人鑲牙。”作為槐蔭區(qū)政協(xié)委員,多年來,崔連保一直熱心公益事業(yè),自費購置了科普宣傳車,制作了牙齒模型和科普材料,在繁忙的應(yīng)診之余,經(jīng)常走進一所所學校和一家家企事業(yè)單位,向孩子和家長進行公益口腔科普講座。
《濟南日報》開展‘為市民讀者圓夢’行動,我們雅寶特人也感動于市民徐杰的這份孝心,所以這次上門診治,只象征性收取材料費,其他診治費用全免。
當記者把崔連保的這番話轉(zhuǎn)述給徐杰后,他知道自己給老母親鑲牙的夢想離實現(xiàn)不遠了。
這樣的活動貼近民心、接地氣,我代表全家對《濟南日報》表示感謝。
(以上內(nèi)容皆為濟南日報編輯,作為活動前情回顧~)
6月1日下午,雅寶特口腔高納醫(yī)生及助理一行人帶著檢查器械來到了老人家里,為臥床4年的88歲老人檢查牙齒。
通過高醫(yī)生的初步檢查,老人口內(nèi)的牙齒已經(jīng)活動,需要拔掉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鑲牙治療,但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隨即高醫(yī)生告訴老人家屬,讓老人自己或家人洗干凈手帶上手套自行晃動牙齒,讓牙齒自行脫落;如果牙齒還是無法脫落那我們會再次安排時間開車接老人到雅寶特口腔門診內(nèi)進行拔牙治療。
上次下樓還是一年前 這次出門解決了大難題——
88歲老人將享受用牙吃飯的幸福
?
眼看著距離上一次登門診治已經(jīng)過去了兩周,但劉培蘭老人松動的牙齒還沒有自行脫落,在與家人商量后,濟南雅寶特口腔醫(yī)生高納決定用車把臥床4年的老人接到門診治療。6月14日下午,由濟南日報發(fā)起的“為市民讀者圓夢”行動再次迎來成功圓夢的喜悅,在濟南恒通出租車公司幫助下,大家把一年多沒下樓的老人接到了診室,并成功拔掉了老人松動的牙齒。在度過一個月左右的恢復期后,老人就能順利鑲上幾年來一直想要的牙齒,感受到兒子口中所說的“有牙吃飯的幸?!薄?/p>
88歲老人拔牙還是第一次
從老人家到門診的路上,高納醫(yī)生給日報記者講出了她的顧慮。原來,上了70歲的老人,專科上已經(jīng)不建議再拔牙了,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臟病的老人,都是拔牙的禁忌。
“我們得對老人的身體健康負責任,老人如果在拔牙過程中出一點問題,我們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甚至還會砸了自己的招牌。”高醫(yī)生說,到門診后,如果老人血壓、心臟等情況一切良好,她就會把老人影響生活的松動了的牙齒拔掉。
雖然并不需要從輪椅轉(zhuǎn)移到診臺上,但到了這個環(huán)境的劉培蘭還是有些緊張。這個時候,高醫(yī)生就當起了心理醫(yī)生,讓老人放寬心?!?23/61mmHg”血壓正常的結(jié)果也讓眾人舒了一口氣,這代表著老人的情況可以按照原定計劃實施。在消毒和局部注射麻醉后,老人早已松動的牙齒被順利拔下。
高醫(yī)生對記者說,在自己的行醫(yī)生涯中,這還是第一次為這么高齡的老人拔牙,雖然一定是冒一些風險的,但老人強烈的鑲牙意愿感染了自己,等牙槽窩一個月后恢復的差不多時,我們會上門為老人鑲上牙齒。
6月15日老人家屬給我們帶來了老人的情況,一切正常,老人狀態(tài)很好,這樣的結(jié)果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雅寶特口腔的服務(wù)理念一直不變
愛心: 以愛心迎接每一位顧客;
細心: 以細心做好每一次服務(wù);
耐心: 以耐心解答每一個疑惑;
貼心: 以貼心贏得每一次信任。
做公益,我們從不缺席~
獻愛心,我們堅定不移~
做服務(wù),我們始終如一~
解牙病,我們爭做第一!
上一篇:牙科專家給出“一生的護牙重點”